2023年8月19日是第六個中國醫師節,也是黨的二十大召開后的首個中國醫師節。為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,落實全環境立德樹人教育理念,值此節日到來之際,臨床醫學院開展“勇擔健康使命,鑄就時代新功”中國醫師節獻禮活動。
一次表揚:強化思想引領,凝聚奮進力量
8月15日,學院收到一封來自平原縣第一人民醫院腫瘤血液內科的表揚信,對臨床醫學專業2021級本科生祝予斌和李建一同學提出表揚。
據悉,8月6日凌晨,平原縣突發5.5級地震災害,醫院震感明顯,情況緊急。兩位同學在地震災害發生時不顧個人安危,以患者為重,反應迅速,臨危不亂,積極做好病人及家屬的安撫與疏散工作,主動守護患者至天亮,得到醫院醫務人員和患者及家屬的一致認可。
祝予斌表示,醫生這個名詞的意義不僅僅是一個職業,更是一份事業、一份責任?!敖】邓?,性命相托”是我們的醫學生誓言,唯有熱愛職業、沖鋒在前,才能守住一個個家庭的期盼,肩負起醫生沉甸甸的責任。李建一表示,作為一名醫學生和未來的醫生,我們的職責是保衛生命,維護人類健康。為此,我們必須不斷學習醫學知識,提升醫學技能,以關愛和耐心對待每一位患者,為患者健康發揮畢生醫術,為人類發展貢獻綿綿愛心。
一次獻血:深化主題教育,服務人民健康
身穿白大褂,他們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;卷起衣袖口,他們是無償獻血的熱血先鋒。8月16日,雖正值炎炎夏日,但也無法阻擋臨床醫學院學生踴躍參加獻血活動的熱情。
據悉,學院當天共有43名本科生和21名研究生參與獻血,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了臨床學子的醫者仁心和無私奉獻精神,為緩解夏季“積極性血液緊張”,保障臨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作出了有力貢獻。
臨床醫學專業2022級研究生王玉琳表示,獻血是一種無私奉獻的行為,它不分性別、年齡,只要我們有一顆熱愛和關心他人的心,就可以參與其中。我在獻血過程中感受到了一種與他人分享的情感,這是一種深刻的人性關懷。臨床醫學專業2019級本科生陳志豪表示,獻血后沒有想象中的虛弱和疲憊,只有內心無比的充實和滿足。當想到自己的血液可以救回一個生命時,我就感到無比的欣慰和自豪。作為一名醫學生和“準醫師”,能在醫師節前夕進行無償獻血更是讓我無比榮幸和光榮。
一次祝福:感恩醫師教育,傳承尊師重道
醫師,既是醫生,也是教師。他們長期工作在醫療一線,不辭辛苦,勇擔醫生使命;工作之余,又奮戰教學一線,傳道授業,堅守教師職責。8月18日,臨床醫學專業2020級見習本科生向濰坊醫學院附屬醫院眼科、呼吸內科、心內科、胸外科等10個見習科室帶教醫生獻花,向醫生致以節日的祝福和誠摯的問候。
筆是醫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,下醫囑、寫病歷、會診等都需用筆,可以說筆是醫生的另一把“手術刀”。同學們用醫生用筆和多彩鮮花表達對帶教醫生的尊敬和祝福,充分體現了臨床學子的青春氣息和濃濃心意。收到祝福后,帶教醫生感動不已,表示要筑牢人民生命健康防線,做好醫學生的榜樣和領路人,勉勵同學們不斷提高理論知識水平,精進實踐技能,為祖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奉獻力量。
臨床醫學專業2020級本科生張磊表示,“披星戴月,只因心中敬佑”,這是人們對醫師職業狀態的描述,也是對醫者崇高精神的贊許。作為醫學生,我們將在學校、學院、醫院的教育和培養之下,懷揣感恩之心,向優秀醫務工作者學習,學有所成,學以致用。

